與中科院顧國彪院士為主的課題組聯合開發和完成“RCDZ型蒸發冷卻電磁除鐵器”、“蒸發冷卻電磁除鐵器成果轉化”,利用介質相變吸熱原理與發熱體直接接觸,有效地解決了散熱問題,提高了磁勢利用率,保證了除鐵器場強和吸力,目前與顧國彪院士團隊正式簽訂合作協議,合作研發1.5特斯拉居世界領先水平的世界第一臺蒸發冷卻立環高梯度磁選機。
與中科院葉朝輝院士團隊合作的“低溫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的研發”取得突破性進展,已經研制出樣機,2011年,1.5T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被列入“2011年度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”,同時“1.5T短腔核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”也被列入國家“十二五”科技支撐計劃,屬于“醫學影像等中高端醫療器械研發”項目。
與中科院嚴陸光院士團隊聯合進行開發的“電磁流體海水浮油分離與回收裝置”,本項目將研制一艘油污海水處理量為35m3/h的分離回收試驗船并進行海水實況試驗研究,為該技術的實用化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。
與中科院周遠院士團隊合作,致力于低溫超導系統關鍵技術的開發,本項目目標是建立一套大型液氦低溫站,研究開發適用于超導磁體的低溫系統。
1986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精密機械與精密儀器系,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,現為為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,進行超導技術研究。
日本筑波大學博士,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?,F任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海洋能發電技術與應用研究部主任,研制完成了國內首臺艇裝電磁流體薄油膜回收裝置工程樣機,已通過省級技術鑒定,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濰坊市創新創業人才。
董建軍教授,1992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,1998年在美國俄亥俄大學(Ohio University) 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,自2000年起在美國奧本大學(Auburn University)任教,現為物理系的Walter講座正教授 (Thomas and Jean Walter Endowed Professor of Physics)。
1963年~1999年在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工作,先后從事永磁直流電機調速控制,磁性流體旋轉密封,磁共振成像永磁體,阿爾法磁譜儀永磁體的研究。1999年10月“阿爾法磁譜儀(AMS)永磁體系統”,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。